第一章 总则
1.1 编制目的
为系统规范职业院校数据安全事件处置流程,建立"监测-响应-恢复-改进"闭环管理体系,保障教学评估数据、科研成果、师生个人信息等关键数据资产安全,依据《网络安全法》第21条数据分类保护要求、《数据安全法》第29条应急处置规定,结合教育部《教育系统网络安全事件应急预案》技术标准,制定本预案。
1.2 适用范围
覆盖校内三类场景:
1. 基础设施层:自建数据中心、云计算平台
2. 业务系统层:教务管理系统、在线考试平台、科研项目数据库等
3. 终端数据层:教职工工作电脑中的学生档案、财务数据等
注:外包系统需在服务协议中明确参照本预案执行。
第二章 组织架构与职责
2.1 应急领导小组
· 组长:分管信息化副校长、党委书记
· 成员:
o 信息技术中心:提供技术决策支持
o 保卫处:负责物理安全与警方对接
o 对应业务部门:评估数据影响程度
· 协作机制:建立监测管理,突发事件启动15分钟电话会议
2.2 技术处置组
· 人员构成:
o 信息技术中心主任担任总指挥
o 对应业务系统数据库管理员负责数据溯源
o 信息技术中心网络科实施攻防对抗
· 装备要求:配置备份服务器(离线备份)、网络取证分析工具包
第三章 事件分级与响应
3.1 分级标准
等级 |
判定条件 |
响应时限 |
通报范围 |
一级 |
核心数据(如国家课题数据等)泄露 |
30分钟内 |
省教育厅+公安机关 |
二级 |
师生身份证号等敏感信息泄露 |
2小时 |
教育主管部门 |
三级 |
普通办公文档异常 |
24小时 |
校内通报 |
3.2 处置流程
1. 监测发现
o 实时分析操作日志
o 接收第三方漏洞平台通报
2. 初步研判
o 依据《数据安全法》、《个人信息?;しā返确煞ü嫫拦烙跋?/span>
3. 抑制扩散
o 网络层面:启用VLAN隔离感染区域
o 数据层面:冻结可疑账户操作权限
4. 恢复重建
o 采用"3-2-1备份原则"恢复数据
o 通过渗透测试验证修复效果
第四章 预防与演练
4.1 常态化措施
· 技术防护:
o 数据库透明加密
o 部署终端检测响应系统
· 管理措施:
o 实施最小权限原则
o 签订重要与核心数据保密承诺书(覆盖率100%)
4.2 演练要求
· 场景设计:
o 勒索软件攻击模拟(考核断网处置速度)
o 学工库泄露演练(测试溯源能力)
· 评估指标:
o 从事件发现到业务恢复≤4小时
o 关键系统≤2小时
信息技术中心
2025年8月